預言.天象

「血月」下災難生 是巧合?還是預警?

作者:荏淑一
西方和中土對天文異象「血月」的記載雖用字不同,但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193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血月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根據台北天文館預報,2025年3月14日將發生月全食,全程持續約6小時。其中本影食階段為3小時38分,全食階段則為1小時5分。月球將從地球半影北側穿過,會出現「血月」現象。此次月全食在美洲地區與東太平洋可見全過程,但在太平洋最西側的台灣觀測不到。下一次在2025年9月8日發生的月全食在台灣可見全過程。

「血月」這種天文奇象出現真有大事發生嗎?2014年4月15日出現血月,次日南韓發生「世越號」沉船事故,造成304人罹難。這是單純的「巧合」嗎?史上有更多血月的「巧合」嗎?我們來作一番小回顧。

以色列重要的歷史事件逢血月出現

在西方歷史上,古老的猶太民族的建國以及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血月」有難以言喻的巧合。例如:1492年的「血月」後,在黑死病瘟疫大流行於歐洲的背景下,發生了中世紀反猶太主義規模最大的一次行動——西班牙驅逐境內所有信仰猶太教的猶太人、沒收侵吞其財產。(1492年10月12日猶太人哥倫布登陸美洲新大陸,美洲反而成為猶太人安全的避風港。)1948年的「血月」發生後,散居世界上66個不同國家的以色列人回到神應許之地,並在一天之內建國。1967年的血月期間,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爆發六日戰爭,最終取得勝利,收復耶路撒冷西城。

以上這些以色列重要的歷史事件都逢血月出現。基督教牧師約翰‧哈吉(John Hagee)在《基督教今日報》(創辦於1956年)解釋,事件都奇妙地以「悲劇開始、勝利結尾」。他認為,上帝以血月這種方式「向世人說話」。他的這種見解和古代中國的天文學所指導的天人合一哲學是一氣相通的。

《聖經》的末日預言與血月天象

新舊約《聖經》中有多處關於血月天象的經文,都濃墨敘述末世天象與聖靈降臨、以及末日大審判的預言有關。例如:《聖經‧約珥書》二章31節中寫到的「血月」:「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聖經‧使徒行傳》二章20節寫到的「血月」:「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

《聖經‧啟示錄》是基督教中關於「末日」(End Times)和「最後審判」的重要經文。使徒約翰在帕特莫斯島(Patmos,也譯拔摩島)看到來自耶穌基督的異象,在其中有「血月」預兆(六章12節):「我又見到開啟六印時,地大震動,日頭變黑像毛布,滿月變紅像血。」這是寶座上的神「祂們忿怒的大日到了」,「審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凡是敬畏禰名的人連大帶小得賞賜的時候也到了」(十一章18節)。《聖經‧啟示錄》把「血月」天象作為末日和最後大審判的預示之一,同時也預言救世主再臨。在末日的大審判中,不管活人、死人,人人都要為自己曾經的行為負責:惡遭報,善得賞,而且‬所有的生命都將受到最終的定位。

《聖經‧啟示錄》第十六章16節指出末日人類的命運有一場最終的善惡對決,稱為「哈米吉多頓」(Armageddon)。這場戰鬥被認為在重大災難中伴隨著更新和昇華,以及救世主的救贖。

近代的預言家,如:二十世紀的大預言家愛德加‧凱西(Edgar  Cayce,1877—1945年)和珍妮‧迪克遜(Jeane Dixon,1904–1997年)的末世預言都強調在末日的善惡大決戰之際,救世主將降臨來救贖人類。凱西指出,宇宙「太一」(one mind,即創世主)的真理會為人類所遵循(科學也在其中)。而且,凱西預言中國將成為一種新的救世主(Christianity)信仰文化的「搖籃」,這種精神信仰在凱西的時代還未有,而是一種全新的對救世主的信仰,信仰者會在生活中努力實踐信仰。當今的英國通靈師克雷格‧漢密爾頓-帕克(Craig Hamilton-Parker,1954年–)也預言,走過2024–2026年的自然災害、恐怖襲擊、戰爭和中共對世界的腐敗之亂世,人類將迎來偉大的精神的甦醒時代。(點入參閱:大預言家的「末世預言」(下):古今妙合共振!

在中國歷史上也記載了「血月」與大災難事件,本文僅舉明清和民國的事件來看。

圖為2022年11月8日,韓國高陽(Goyang),在月全食期間,當地觀測到的血月現象。(Jung Yeon-Je/AFP)

明末元宵血月與流賊之亂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四年出現血月,這一年國內也發生重大災難和賊亂事件。據《明史》記載,崇禎四年(西元1631年)第一個正月元宵十五夜,就出現「日色如血,照人物皆赤」、「二月乙巳朔,日赤如血,無光」。日月出現大異象,陰陽大亂,這一年的歷史就是饑荒與流賊作亂交織的歷史。據《明史‧本紀第二十三》記載,崇禎四年,北方地區發生嚴重旱災,導致饑荒,民眾流離失所。《明史‧列傳‧流賊》記載,崇禎四年,張獻忠、高迎祥等等流賊勢頭一日日強盛,「江北數千里地,皆被蹂躪」。民間饑荒嚴重,盜賊氣熾更加張狂。

亡朝預兆  血月與庚子之亂

庚子之亂前一年的1899年6月23日出現血月,7月山東巡撫毓賢在山東支持義和拳民仇外排外,把拳民收編為他旗下的武裝民團組織,從此義和團從山東正式聲張擴散,引燃了庚子之亂。

1900年5月15日(黃曆四月十七日),義和團攻打占領了天津租界,燒教堂、殺死洋兵。當晚夜空出現血月景象,清朝進士黃曾源的《庚子前紀事》詩記載:「遙空如血月無光,指點神燈(*領導義和拳的人物叫朱紅燈)起北方。」清朝學者戴愚庵(約1887─1945年,名錫庚)見到當晚的月「其大十倍於平常,其色初黃於橙,繼紅於血」。這一夜的血月對清朝的敗亡來說,是一個要命的訊號。義和團的仇外的亂拳招來八國聯軍,8月14日攻入北京城,次日慈禧和光緒帝即狼狽逃出北京城,清朝一敗塗地。

亂世血月與神州失陷於共產邪靈

1949─1950年兩年間,發生500年中罕見的「連環四血月」,每隔六個月就發生一次月全食血月,月食之間沒有月偏食。1949年10月6日出現血月,就在此際,中國社會也發生巨變——蘇聯扶植的中共完全竊據了中國,血洗神州,中國人失去神傳文化,生命受無神論蹂躪至今。1950年中共開始對內部進行極權控制——以土地改革為名,消滅地主與農村社會的傳統倫理秩序,讓幾百萬人非正常死亡,同年在全國範圍內掀起大規模政治運動,鎮壓消滅異議分子,植入恐怖統治的陰霾。

血月與大疫流行

2003年5月16日月全食時「血月」出現,從廣東爆發的SARS(非典)也達到全球大流行的高峰期。至2003年9月間疫情散布到29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5月26日環太平洋的月全食出現血月,伴隨「超級血月」天象,中國武漢病毒COVID-19毒株一再變種,全球在疫情籠罩下。直到今天,中國大陸疫情還正在加劇,從醫院、殯葬業生意遽增和鬧區人流劇減反映的情況來看,死亡率可能比過去五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史家智慧指路

歷史上不分中西都有血月與重大事件的「巧合」出現,不僅本文所列舉的這些,我們能僅僅以「巧合」來看待血月嗎?西方和中土對血月天文異象的記載與預警都指向災變。《周易妖占》將月變赤色的血月視為不祥的災難徵兆,尤其是兵禍和旱災:「月變色……赤為爭與兵」、「赤氣覆月,如血光,大旱,人民飢千里」。李淳風《乙巳占》說「月若變色,將有災殃」、「赤為爭與兵」,又說月變時「赤地千里,其國大飢,人民相食」。這些占卜的預言都與明清末世、中共集權統治蹂躪人民之下的月變歷史對應上了。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留給人面對災變的忠告:「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無之。」就說要避免不祥的災難,「修德」是最好的辦法!其次是整治政治亂象。常人常尋求補救之法或是以道術驅邪求平安等,都是末流之舉,力量是極為有限的。讓我們互相提醒:當災變發生時,即使不信天象警示也不能置身事外呀!@*#

——看更多【預言‧天象】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張居正說:此可見取人者,固不可以無過而苛求,亦不可以有過而輕棄也。是道也,在人君尤所當知,蓋人材識有短長,氣質有純駁。自非上聖大賢,孰能無過,顧其立心何如耳。
  • 笑話人人愛,古人和今人說的笑話可有合拍之處,或是笑點異曲同工?一起來看一則出自東漢邯鄲淳《笑林》的古代笑話:誰殺了陳佗?
  • 此章孔子深嘆世人不知所以為仁之方。為仁之方,主要在己心之好惡。己心真能好仁惡不仁,則當其好惡之一頃,而此心已達於仁矣,焉有力不足之患?常人雖知重仁道,而多自諉為力不足,此乃誤為仁道在外.不知即在己心之好惡。
  • 幽默風趣今人愛,古人也愛。以下是近兩千年前的笑話,出於邯鄲淳(約132—221,東漢末到三國時代)編輯的《笑林》。古人的笑談說了些什麼?晶瑩閃亮的光彩是什麼呢?
  • 這是儒家心性修煉之關鍵處。某種角度講,這也是孔門教人勇敢的地方——直面人生。不管人生道路是通途還是布滿荊棘,都在其中成就自己。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賞賜有禮—清代文獻中的天子禮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個「志於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壞事。當然,他在修養仁德的過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過錯誤,做過錯事,但他心裡是明白的,是願意改正的,最終會做一個好人的。宋儒說,「苟志於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
  • 蘇東坡(清玉 繪圖/大紀元)
    從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為一談,代代歡歌與悲語的記憶在此時空延展,生死交織的特殊時空在此時交敘。蘇東坡(蘇軾)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虛擲,四時之變,無如此節者」。東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節中的有哪些令他難忘的生命腳印呢?讓我們從他的詩集中尋去。
  • 清明節和寒食節這兩個節日在古代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也一起過,那它們的共通點和區別都有哪些呢?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個節日的起源是什麼,除了掃墓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習俗,那今天咱們就把這些問題一次都弄明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