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了震驚世界的突襲,造成包括婦女與兒童在內的大量平民傷亡。作為一位藝術家,我無法將這樣的事件視為遙遠的新聞。當歷史再一次因仇恨而濺血,那些在全球各地與此命運產生連結的靈魂,無論身處何地,都無法逃脫那種心靈上的共振與痛楚。
我的作品《風暴中的信仰》不是對戰爭的直接描繪,而是一幅深具人文關懷的畫面:四位猶太裔女性,在紐約曼哈頓的華爾街大雨中,步履沉重,神情震驚而悲傷。她們卻彷彿正在靜靜承受一場精神上的地震——也許正是剛剛聽聞了突襲與屠殺的消息。這幅畫描寫的不是地理上的以色列,而是這場悲劇在全球猶太社群中激起的集體情感——而這情感,超越政治,直指人性深處。最左側的女子低垂著目光,神情緘默,像是在為遠方的死者默禱;左二女子則眉頭緊蹙,手捧腹部,彷彿一瞬間被現實擊中,難以接受突如其來的真相;右二女子回望同伴,眼神中帶著思索與溫柔,像是試圖在混亂中尋找一種心靈上的連結;而最右側的女子目光堅定,步伐有力,在雨中提裙前行,宛如準備將悲傷轉化為行動與責任。她們沉默,但每一個人都在說話——用姿態、眼神和沉重的步伐,道出人類面對苦難時那不曾熄滅的靈魂之聲。
華爾街,作為世界資本與秩序的象徵,在這幅畫中成為一個情感的背景舞台。雨中的高樓模糊而沉默,在遠處,一座教堂的尖塔若隱若現,像是一縷不被風暴擊倒的信仰之光。這樣的構圖意在對比:一邊是資本與權力的巍峨高牆,另一邊則是平凡個體在歷史洪流中不屈的精神姿態。那並不張揚的教堂輪廓,是信仰、記憶與文化連結的象徵。
我選擇用油畫布作為媒介,不僅因其厚重的質感,更因它能夠承載複雜的情緒與時間痕跡。畫面中濕漉漉的街道反射出人物身影,模糊的筆觸與冷灰調的色彩交錯出一種悲涼的現實氛圍。這是一種靜默的哀悼,也是內在力量的隱喻。她們沒有呼喊,沒有崩潰,而是在雨中行走——那是信仰的具象,是一種不屈的存在。

馬德良於紐约 2025年4月@#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