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唐詩(27B)

作者:朝暉
「但有閒銷日,都無事繫懷。」白居易《詠閒》以淡然的心態表達了剛脫離官場後的閒居生活。明 文徵明 獨樂園圖并書記 卷(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7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第二十七課

二、六首押「九佳」韻的古代經典唐詩

2. 詠閒 唐‧

但有閒銷,都無事繫懷。
朝眠因起,午飯伴僧齋。
陰交戶,池分水階。
就中今夜好,風似江淮。

故事背景: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春,58歲的白居易辭刑部侍郎(正四品),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處於半退隱狀態,自此未再回長安。本詩創作於公元829年夏,白居易在洛陽的家中。

注釋:①詠閒:閒居吟詠。②銷日:度日,過日子。③繫懷:挂念於心。④伴僧齋: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陽履道里宅邸(位於洛陽城南),附近有一座香山寺,白居易常去那裡與僧人一起吃齋飯;並自號「香山居士」。⑤樹合:指家庭院落內外的樹木。「樹合陰交戶」指院內樹木與院外樹木的樹陰交叉相連。|戶,古音讀「虎,上聲」。⑥夾階:水池中間有台階通向池底,水蓄半池左右,故稱「水夾階」。⑦就中:其中。⑧風月:風景。本詩指夜色。⑨江淮:指長江、淮水所流經的區域,或指江蘇與安徽部分地區。本詩指蘇州園林庭院。白居易在公元825年曾出任過蘇州刺史。

全詩大意:只要能用悠閒的心情去過日子,其它什麼事情都不值得我挂懷。早上睡到客人來訪才起來,午餐常去香山寺與僧人一起吃齋飯。庭院內外的樹木樹陰交叉相連,院內的魚池有台階中分直下。今晚的夜色真好,風景不亞於蘇州的園林。

賞析:作者以淡然的心態表達了剛脫離官場後的閒居生活。尾聯「就中今夜好,風月似江淮」,兩種相似的夜色,卻有不同的心態,也暗含了作者對往日宦遊生涯的釋然。

陸游剛退休回浙江紹興老家作《北齋書志示兒輩》:「飢寒雖未免,何足繫吾懷。」明 文徵明 獨樂園圖并書記 卷(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3. 齋書志示兒輩 宋‧

初夏佳風,頹然坐齋。
年從落魄,萬事忌安排。
能尊老,君恩許賜骸。
飢寒雖未免,何足繫吾懷。

故事背景:本詩創作於南宋寧宗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四月,陸游剛退休回浙江紹興老家。當時陸游七十八歲。

注釋:①北齋:北面的書房。②書志:以詩言志。③兒輩:兒孫輩。④頹然:精神蕭索;興致不高。因為剛退休回家,一時還不適應。⑤百年:本詩指自己的一生。⑥安排:陸游自注:「徐仲車聞安定先生莫安排之教,所學益進。」其中「安定先生」指北宋名儒胡瑗;「徐仲車」亦為北宋名儒、州學教授徐積。他們認為儒家修行者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即可,成敗結果聽憑天命。不要事事都想著能安排好,做有為的事情,反而畫蛇添足。⑦賜骸(音些):賜骸骨。請求致仕(退休)回家安度晚年。「骸」本詩讀音「些」。

全詩大意:初夏的涼風天,我興致不高地坐在北書房內。人的一生哪怕潦倒失意的時候居多,也不要人為地去安排好一切(言外之意,盡力去做好,結果交給上天去安排)。我們這裡鄉下的民俗還是崇尚尊敬老年人,皇上也同意我退休返鄉養老。(往後人生)受飢受寒的事情我不敢保證不會再發生,但不管將來如何都不足以讓我挂懷。

賞析:過去有句俗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是,真正的儒家修行者卻不是這樣想的,「百年從落魄,萬事忌安排」,即使是落魄一生,也不人為地去安排將來要達到什麼目標(比如要賺多少錢,要住多大的房子等)。換一句話說就是一切隨緣。古代的官員退休是有俸祿的,陸游當時兒孫滿堂,在當地也算是小康之家。那為什麼說「飢寒雖未免」呢?因為「天有不測風雲」,這「風雲」還比喻天象變化下的天災人禍、戰爭等;「何足繫吾懷」表示不會去預判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那樣活得很累。

4. 戲題趙從善兩畫(其一) 宋‧范成大

枝香杏枝梅,占東風掛釵。
居士腸都似夢,王孫心眼怎安排。

生活中的小常識:杏花與梅花長得很相似。如果同樣是白梅花與白杏花就比較難區分。梅花樹新生的小枝,枝條是綠色的,白梅的花萼也是綠色的。梅花靠近聞有梅子的香氣,而杏花有淡淡的米酒香。杏花的花萼與小枝是深紅色的。因此,如果要在兩幅畫中各畫出杏花與梅花,這位畫家必須對兩種花的形態有很深入的觀察才行。

注釋:①趙從善:南宋時期大臣,宋皇家宗親。范成大的好友。史料未明確記載趙從善是畫家,這兩幅畫有可能只是他的收藏品。②兩畫軸:兩幅畫,用卷軸裝裱。由范成大的三首詩判斷,這兩幅畫都是仕女圖。一幅畫的是杏花,枝下有一美女,頭上金釵掛著一朵杏花。另一幅畫的是梅花,樹下有一美女,頭上金釵掛著一朵梅花。③香杏:指杏花。④東風:春風。在中國南方地區,梅花一般是冬末至初春開放。杏花一般是孟春、仲春時節開放。|占(音戰,去聲),占據,借用。⑤石腸:鐵石心腸。⑥王孫:本詩指貴族子弟。

全詩大意:一幅畫內有一枝杏花(樹在畫外,只是伸進了一樹枝,開滿杏花);一幅畫內有一枝梅花。各自利用天時地利盛開,花枝下有一美女,頭上的玉釵掛著一朵杏花或梅花。那些隱居深山的居士,都說有鐵石心腸,我認為應該在夢中才有吧(言外之意,心志堅定的隱士看了這兩幅栩栩如生的畫都會心動讚美);那些貴族子弟看了,真不知道會動什麼心思呢?

賞析:這首詩一、二句先描述兩幅畫的結構、內容。然後讚美這兩幅畫作之美,卻意在言外。「居士石腸都似夢,王孫心眼怎安排。」是說,鐵石心腸的人看了畫作都會動心,那些公子哥兒就更不用說了,說不定都想占為己有呢!詩意中暗含詼諧。

明 文徵明 畫蘭竹 軸。(故宮南院提供)

5. 蘭 宋‧朱

幽芳別得化工栽,紅紫紛紛與偕。
珍重故人培養厚,真香許寄庭階。

注釋:①乞蘭:向朋友求得的蘭花樹。乞,讀音「七,入聲」。②幽芳:指蘭花的清香及其淡雅的姿色。③化工:天地造化之傑作。|栽,指花朵之美如上天栽培的作品。④紅紫:其它的紅色或紫色的花。本詩用「紅紫」比喻朝廷中的顯貴。唐‧白居易《偶吟》:「久寄形於朱紫內,漸抽身入蕙荷中。」(見第3課相關注釋)⑤偕(音皆):(副詞)相同、等同。讀音參考《康熙字典‧偕》。⑥庭階:庭院台階。本詩指作者家的庭院。

全詩大意:蘭花的清香及其淡雅的姿色如同是天地造化的傑作,其它的紅色或紫色的花都無法與之等同。為了感謝故人對蘭花的精心栽培並相贈,我會將這些蘭花栽種在我家的庭院中。

賞析:蘭花自古以來都被比喻為君子。「紅紫紛紛莫與偕」暗諷朝中這麼多顯貴都沒有君子。「真香獨許寄庭階」表示這些蘭花樹只會栽種在我家,因為只有君子之家才配栽種蘭花。

6. 臨階 唐‧盧照鄰

封霜連錦砌,防露瑤階。
聊將儀鳳,暫與人諧。

注釋:①臨階竹:靠近石階旁邊的竹子樹。②封霜:秋冬有霜,「臨階竹」的用途除了風景美觀之外,還可讓霜落在竹子上,不會落在台階上,這樣人走在石階上不容易打滑。「封霜」是說把霜擋下來。③錦砌(音棄):石階的美稱。④瑤階:漢白玉等貴重石頭製作的台階。「錦砌」與「瑤階」只有在皇宮或王公貴族之家園林才可能有。⑤儀鳳:鳳凰。因鳳凰是神鳥,所以本詩用「儀鳳質」比喻高貴的品質或品德高尚之人。⑥諧(音些):和洽,和諧。讀音參考《康熙字典‧諧》。

全詩大意:(臨階的竹子樹)讓風霜不落在台階上;竹葉輕拂台階,防止露重造成台階易打滑。(臨階竹)如品德高尚之人,暫時與俗人和睦相處。

賞析:本詩用「錦砌」及「瑤價」比喻朝廷,用臨階竹比喻朝廷中的賢人。「封霜」「防露」象徵賢人無私地守護著朝廷。「聊將儀鳳質,暫與俗人諧」言外之意,他們如同天上的神仙,下落於凡塵,暫時與俗人和睦相處。

點閱【跟我學唐詩】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歐陽修《畫眉鳥》)這首七言絕句寓意深遠,鎖在金絲籠內的畫眉鳥發出的聲音,是禁錮後的叫聲,當然比不上畫眉鳥在樹林中、原野上自由自在飛翔時,歡快的鳴唱聲。
  • 人生如「飛鴻踏雪」,來去匆匆,痕跡很快就會消失。「鴻飛那復計東西」,「東西」二字的字面意思是方向;其言外之意是說,不要太在意塵世中得到的東西,或曾經留下的痕跡。
  • 《泛鏡湖南溪》展現了宋之問的文字表達功夫極精鍊與老到。以「候冬發」對「作春啼」;「開天小」對「夾路迷」;猶如讓若耶溪的山水躍然紙上。尾聯「猶聞可憐處,更在若邪溪」,以略帶遺憾的語氣來讚美若耶溪的景色,更是別具一格。
  • 田家即事,寫景兼寫事,妙能得神。頷聯上句織,下句耕。頸聯寫景一句高,一句低,細膩風光,落句(尾聯)言皆由命。見生時樂死且不必問,蓋皆任之於命,己之志不可惑也。
  • 通過這首詩,我們了解了古代的名家如何教養自己的孩子。或許人生會遭遇艱難坎坷,不能因為一時的清貧生活而失去了做人應該遵守的道德禮義。正如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的:「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主要是為了答謝皇甫曙的宴會邀請創作的,到尾聯才算是正式答應了赴宴。白居易是依照古禮的要求這樣寫的。《禮記‧曲禮上》:「凡與客入者,每門讓於客。客至於寢門,則主人請入為席,然後出迎客。客固辭,主人肅客而入。」
  • 茫茫的大江南北,走正道,有時候反而事情難辦成。榆莢形如銅錢生在樹上,楊花如玉屑灑落在街頭。
  • 皮日休的這首《館娃宮懷古》,前三聯都是描寫館娃宮遺蹟的荒涼景象,尾聯則是表達了對吳王夫差因女色而滅國感到不值。同時,皮日休對越王勾踐利用美色打敗吳國的事情也頗有微詞,他在《館娃宮懷古五絕(其一)》詩中寫道:「越王大有堪羞處,祇把西施賺得吳。」
  • 《人日》一詩,通過寫景,表達了冬去春來,萬物生機勃發的景象。面對雪霽後的晴天,又恰逢「人日」,所以常人舉辦各種活動來慶祝;修行之人不可能像常人那樣興高采烈,而是用「閒吟曠士懷」來抒發自己的襟懷。
  • 三國時期有一位「醜妻」,頗爲聰慧,即曹魏大臣許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圖》。(公有領域)
    元稹悼亡韋氏詩,通首說得哀慘,所謂貧賤夫妻也。「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言其婦德;「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貧。俸錢十萬,僅為營奠營齋,真可哭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