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說桃花澗佳處

蘇凰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元末翰林院編修宋景濂學士,在他的〈桃花澗修禊詩序〉一文裏,言與諸賢士大夫在桃花澗上,繼春秋鄭國之俗,招魂續魄,秉蘭草以祓除不祥,追浴沂之風徽,法舞雩之詠歎。其論山水之清絕、解衣般礴之風流真讓人豔慕。

以當時之諸賢,景濂文名最高,傳聞有高麗、安南、日本至出金爭購其文集者,峨然為上國文運之冠。惜乎後來,受明太祖猜疑見禍,不久輾轉病死夔州,卻也讓後來人唏噓不已。

十年前,在一朋友處見過一紙本山水人物長卷,署名是「文徽明」,後面有一段清人繆荃孫的小跋,大意就是寫的宋學士這一段桃花澗修禊的故事。

離我現在所住約十里的地方也有一處桃花澗。雖無〈桃花澗修禊詩序〉所說的女蘿與陵苕之勝,卻也自有幾分它天然的佳處,特別是因為地居深山而白雪未化,似乎更饒有山林間神秘與種種變換的清趣。

此地之名「桃花澗」,也確因有桃花的緣故。但現在的這些桃樹歷史未免太悠久了。在我來的路上農夫說有些桃樹有的已經有三百歲了,我亦以為。因為我看見大都老枝如虯,還有一農夫指示著一棵老樹說在某年某月某日被天上雷火所殛,所以中間之如黑炭云云。

我不知道道家為什麼喜歡桃樹?好像是從中國的六朝文獻記錄中開始,那些修道的真人們就喜歡隱居在桃林了。有的解釋說,按道家的方術認為桃木是凝天地正氣之所化,結廬在此,便可致長生而退人間穢氣。

現在的桃花澗的水仍然是碧綠的,中間山石磊磊,有的還有幾處山雪。我在其中的一塊石頭上站立了一小會兒,看見在遠處有一個瀑布,下面有一個水潭,上有巨石環抱。潭之左右雖然諸多矮小之箐叢雜以白雪兼青紅老樹縱橫其間,而境色幽邃望之卻如神人的所在了。

桃花澗的水是冰冷的,我禁不住它純潔的誘惑,用一張大葉子掬了一兩口雪沁過的澗水放在嘴裏,竟感到一種近來從沒有過的快樂。難怪以前好風雅者,總愛在一些沒有受到污染的地方去汲水,把它用來烹茶藉此調出茶之三昧呢。

想來,大家聚在一所山間草堂,去如此的汲水,去如此的烹茶,或論松下野狐,或說坊間故事,或話廟堂平章,雖然無金紫光祿之位,紫金魚袋之賜,然而世間的紅塵不到、人類的濁勞不及,一任自己的脫去形骸放浪到不知東方之既白,這是一件多麼賞心悅目的事情!

我不知道這裏春日的桃花開得怎樣?但在一般的豔陽天,或者在空山新雨之後,那時的桃花最為美麗,這也是最能體現出中國文化精髓的一個地方。

蘇軾說在隋唐時有位僧人累年不曾悟道,一日外訪,偶睹桃花,竟然大悟了,這真是見桃花的另一好處。

桃花澗的這些桃樹也有結蟠桃的,但具體是哪棵沒有人知道,路上的農夫說也許早枯死了,早在五年前還有,祗是個兒小,但是甜而且脆。

我在那兒徘徊了半天,沿著原路回去,來了一大群不怕冷的山鳥在那桃林間嘰嘰喳喳噪起來,好像今天也是它們跑出來遊春的日子似的——但是這樣的地方,卻是越來越少,不由又想起中共這個老貨來了,唉!算了!面對這些清異的風景,現在暫時不提這個敗物也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我童年的時候,離學校大約二百米的地方,有個破舊的小屋,小屋裏面住著一個神祕的老人。我經常從那裏路過發現那小屋裏有時會透出一、二咳嗽聲,但大部分時間它是關著的,一旦開著,就會看見一個頭髮花白的老人坐在一個小床上看書,那書好像是線裝的,床的面前也燒著一個被煙熏的很黑的小爐子,而上面有一個小的鍋子正熬著包穀粥什麼似的東西。
  • 昔在朋友處見過前清帝裔傅心畬的一本山水冊頁,滿紙縹緲的空靈之景盡是末代王孫淒淒故國之思,殘山剩水間徘徊著王孫寂寞落魄與傷逝之情。
  • 上個月去琉璃廠,有個古董商人給我看了他新收一件的漢朝海馬葡萄鏡,看著這件老東西在陽光下的熠熠生光透出幾分斑駁的古豔,心底浮起一種異樣的感受,是那懷古的心情像偶爾輕飆在霽風下的小雨花,倏爾卻尋不著了,祗留下一點兒多情的惘然。
  • 上玄有命,五德運化,其有道者興,而無德者亡,此宇宙之徽理,九垓之所共喻也。中共者本西方之邪靈,原非中華之物。昔賴神器之不光,竟因劫成運,鬼據我邦久稽天誅。其垂六十之餘年,焚我中華之制度,毀我中華之衣冠,屠我中華之子女,凡此種種,不可勝紀。
  • 在吾鄉偏北出城約二十里,就是一大片原始的松林,而在一個交界的地方,有諸奇峰異壑突兀左右,在中央卻有一處老的山廟,堂上供有大勢至菩薩。

    且不論那裏山間的薜荔如何之蔥蔚洇潤從此樹攀至那樹,而幽幽青蘿如夢更成月下可以倚之入眠閒聽松濤的薄衾。

  • 筆記一

    以前父親教書的地方後面有座小山。

  • 上個月去琉璃廠,有個古董商人給我看了他新收一件的漢朝海馬葡萄鏡,看著這件老東西在陽光下的熠熠生光透出幾分斑駁的古豔,心底浮起一種異樣的感受,是那懷古的心情像偶爾輕飆在霽風下的小雨花,倏爾卻尋不著了,祗留下一點兒多情的惘然。
  • 案前擺著一本《陶庵夢憶》與《唐伯虎文集》,《宋文選》已翻到了蘇東坡的《太平曲》,一套民國珂羅版的小萬柳堂明人花鳥扇面集懶懶的破了一頁,中間插著一枝輕如羽毛的泛紅的香草,有人認為是南宋修內司造的鬲爐依然還燃著一盤殘香,屋內似乎還藏著今年暖春的一段好天氣,外面雖然冷,但窗子外面兩年前種的百合球莖卻長出青嫩的葉子。
  • 這幾日天氣轉冷,獨居在這百年老宅夜裡倍感寒風的刺骨,於是燃起爐火取暖,夜間取出土甌煮茶,想起住在花園洋房有暖氣的好處。但現在這百年老宅卻也頗為自由,雖然左右蕭疏環境牢落,而內心亦早如八大山人之高傲冷峭。昨天週末山上來了不少轎車,因此白眼了不少亦來此遊玩下流的中共豬仔官吏與那些祗知道吃喝的無良娼妓。
  • 飄雪無痕,來風有隙,隔牆長耳回音壁。 藏奸害怕曝光時,人前背後抒胸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