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聖派翠克大教堂:愛爾蘭傳統的見證

作者:艾德里恩‧特里布思韋特(Ariane Triebswetter) 唐薇譯
聖派翠克大教堂採用十字形設計,擁有複雜的石雕、飛扶壁和鐘樓,以英國索爾茲伯里附近的老賽勒姆大教堂為藍本。目前的結構由當地石灰石和從英國布里斯托爾進口的石材製成。(Gimas/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91
【字號】    

聖派翠克大教堂(Dublin’s St. Patrick’s Cathedral)是為了紀念愛爾蘭的守護神而建造的,它是愛爾蘭800年文化和宗教歷史的見證。這座宏偉的哥特式大教堂位於首都都柏林歷史悠久的自由區,是這座中世紀城市僅存的少數建築之一。

這座教堂原本是一所木製學院教堂,所建之處據說是愛爾蘭的守護聖者聖派翠克為幾名新皈依的教徒施洗祝福的地方。它於1212年成為大教堂,1220年至1259年間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新的修建。這座建築突顯中世紀的精湛工藝,高聳的尖塔、錯綜複雜的裝飾石雕、飛扶壁和尖拱門都是當時流行的哥特式風格的典型特徵。

在建成後的700年間,聖派翠克大教堂經歷了嚴重的破損和整修,但仍然保留了原來的風格。教堂尖頂在1316年的一場暴風雨中被毀,1362年的一場大火又摧毀了中殿(內部的中央過道)。雖然1370年進行了修復工作,但是大教堂的西端在1394年再次倒塌。後來以原有的哥特式風格重建。

1537年,在英國宗教改革期間,教堂成為英國聖公會大教堂,其大部分內部裝飾(例如唱詩壇壁龕中的聖人塑像)都被拆除。在愛德華六世時期,它被降級為一般的牧區教堂(parish church),不過瑪麗女王於1555年恢復了大教堂的地位。

在1860年代,釀酒商本傑明‧吉尼斯爵士(Benjamin Guinness,譯注:曾擔任都柏林市長,也是慈善家)主導並出資對這座大教堂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修復,使其免於損毀。今天,聖柏特里克大教堂作為愛爾蘭民族驕傲的象徵,屹立在市中心,迎接四方來客。

聖派翠克大教堂有一座高140英尺的鐘塔,以複雜的石雕和優雅的細節裝飾。最初的尖頂和塔樓於14世紀被毀,但都柏林大主教湯瑪斯‧邁諾特(Thomas Minot)委託專家進行修復,如今,這座建築稱為邁諾特塔(Minot’s Tower)。十九世紀在塔內添加了鐘。

典型哥特式建築風格的飛扶壁從大教堂的外牆延伸出來,起著至關重要的結構力學作用,支撐著大教堂高聳的牆壁和拱形天花板。多個拱門和尖塔營造出諧和與平衡之感。

聖派翠克大教堂有一座高140英尺的鐘塔,以複雜的石雕和優雅的細節裝飾。這座建築如今稱為邁諾特塔(Minot’s Tower)。十九世紀在塔內添加了鐘。(Gimas/Shutterstock)
哥特式飛扶壁從大教堂的外牆延伸出來,起著至關重要的結構力學作用。(Gimas/Shutterstock)

聖派翠克大教堂的內部設有中殿、側廊和唱詩班,十九世紀重建時建築師保留了大教堂原來的哥特式風格。拱形天花板由一排排高聳的柱子支撐,柱子上有複雜的雕刻和華麗的裝飾。中殿的盡頭是高高的祭壇,頂部有彩繪玻璃花窗。

左側的講壇具有複雜的木雕和細節,是大教堂內的焦點。在講壇旁邊,唱詩壇由對稱的尖拱和拱形天花板構成。唱詩壇的中心是聖所,以高祭壇和彩繪玻璃花窗為特色,中間有基督的圖像,周圍環繞著四位福音傳教士: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

聖派翠克大教堂的內部設有中殿、側廊和唱詩班。(Shutterstock)
祭壇左側的講壇具有複雜的木雕和細節,是大教堂內的焦點。(Thoom/Shutterstock)

聖母教堂(Lady Chapel) 供奉聖母瑪利亞,其歷史可追溯至 1270 年, 19 世紀進行了修復。這座特殊的教堂設有祭壇,祭壇頂部有彩繪玻璃花窗,周圍有尖拱,拱形天花板由優雅的柱子支撐。

聖母教堂(Lady Chapel)供奉聖母瑪利亞。這座特殊的教堂設有祭壇,祭壇頂部有彩繪玻璃花窗,周圍有尖拱,拱形天花板由優雅的柱子支撐。(Centax Photography/Shutterstock)

大教堂內牆周圍矗立著二百多座紀念碑,雕像和牌匾由拋光黃銅或美麗的大理石製成,上面有複雜的雕刻、浮雕和裝飾。這些紀念碑是為了紀念那些造就了大教堂豐富歷史的名人,例如大教堂的前院長、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年)

大教堂內牆周圍矗立著二百多座紀念碑,這些紀念碑是為了紀念那些造就了大教堂豐富歷史的名人,例如大教堂的前院長、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年)。(Derick P. Hudson/Shutterstock)

原文:「Dublin’s St. Patrick’s Cathedral: A Testament to Irish Heritag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艾德里恩‧特里布思韋特(Ariane Triebswetter)是一位元國際自由記者,擁有現代文學與古典音樂背景。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在舉辦一場精彩絕倫的展覽:「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自然之魂」(Caspar David Friedrich: The Soul of Nature,展至2025年5月11日)。
  • 在歷史流轉中,我們失去了大部分的拜占庭藝術和建築;而那些倖存的遺跡仍提醒我們銘記那段浸潤著精神價值與傳統精髓的文化。
  • 羅納德‧里根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擁有許多總統圖書館的典型藏品,例如歷史文獻、文物、互動展覽和照片。其中有一件展品總會立刻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一架退役的「空軍一號」噴射機。
  • 西班牙的塞哥維亞城堡(Alcázar of Segovia)坐落在克拉莫爾斯克河(Clamores river)與埃雷斯馬河(Eresma river)交匯處的一座小山上,是歐洲頗具代表性的城堡之一。幾個世紀以來,塞哥維亞城堡一直是一座固若金湯的堡壘與豪華的王室住所。如今,它是西班牙哥特式和埃雷利亞式(Herrerian style,簡約和極少裝飾)(Spanish Gothic and Herrerian)建築的最佳典範之一。
  • 2019年4月15日,當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聖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際,不禁懷疑這座廣受大眾敬愛的大教堂能否恢復原貌。如今,歷經五年修復,這座神聖的法國哥特式教堂傑作,再次成為巴黎天際線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 韓德爾創作了許多著名的歌劇,而《阿里歐唐德》(Ariodante)或許是他最歷久不衰的傑作,展現他豐富的音樂表達結合戲劇性敘事的能力。
  • 美國在製作絎縫被(quilt)方面有悠久傳統,但絎縫藝術可以追溯到歐洲和亞洲的中世紀。英文「quilt」一詞最早出現於13世紀,與拉丁文「culcita」(意為「墊子」)有關;當時製作絎縫被是為了基本生活所需、慶祝特定人生大事、彰顯針線技藝,以及作為政治宣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