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中共「洗產地」做法遭美國全面圍堵

人氣 457

【大紀元2025年04月24日訊】通過「洗產地」,讓本國商品經過東南亞的簡單加工,貼上新標籤後再出口美國,是中共以往規避美國高額關稅,削弱其震懾力的主要手段。川普第一任期對中共的關稅政策之所以效果打折,關鍵即在於此。

但這一次關稅戰,川普顯然吸取了以往的教訓,正試圖從制度、法律與技術層面,編織一張全球追蹤與懲罰的大網,以徹底堵住中共規避美國關稅的漏洞。

據海外媒體報導,白宮正在醞釀一系列打擊第三國轉運的措施,其中之一是建立一套全新的全球貨物追蹤系統,旨在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對全球貨物的運輸路徑進行實時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通過第三國轉運出口美國的規避關稅的行為。

除此之外,美國還將對轉口貿易實施「連帶式」處罰。曾被擱置的《貿易執法強化法案》可能藉此機會重新出台。

該法案的條款堪稱「史上最嚴」,不僅將關稅欺詐列為聯邦重罪,企業高管最高可判20年,還要求進口商提供全供應鏈追溯信息,哪怕是一顆螺絲釘,也必須說明其來源去向。更設有連帶機制——一旦某國一企違規,該國所有相關企業對美出口或將被整體暫停。加之逃稅金額300%的天價罰款與十年利潤追溯,無異於是對「洗產地」行徑的重錘打擊。

如果《貿易執法強化法案》獲得通過,經第三國簡單加工將不再被視為「原產地轉換」,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可能會受到更為嚴格的限制和監管。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美國在未來將不再是通過關稅數字來限制中共商品,而是轉為通過法律和制度去塑造全球貿易秩序。這是從「戰術施壓」到「戰略改寫」的躍遷。也就是說,這不僅是打擊中共,更是倒逼全球供應鏈去共產中國化。據悉,越南、馬來西亞和泰國已被列為首批重點監控國家。

有分析認為,川普政府在對除中共外的各國關稅談判中會提出六大要求:增加美國產品採購、擴大對美投資、減少對美出口、限制中國產品進口、維穩本幣兌美元匯率,以及複製美國對中國的高額關稅。

部分國家已經迅速響應:印度和越南表態願意採購更多美國產品,越南還願意主動降低出口順差;新加坡、泰國等國則配合美國追蹤系統的建設。外資企業如台積電、諾華、英偉達等也紛紛宣布加大對美投資。很明顯,許多國家正將站隊美國當作獲取市場、投資與安全紅利的交換籌碼。

美國財政部長公開表示,在未來的關稅談判中,相信美國政府可以與盟友達成協議,並共同對付北京。他還警告那些試圖與北京建立更密切合作的舉措。

不難想像,一旦美國針對中共的全球封堵網絡成型,美中博弈很可能將跨入「結構性臨界點」,不僅中共的出口將遭遇核彈級打擊,未來十年的國際經濟地緣格局也將重構,並最終形成一個中共被孤立在外的「平行貿易體系」。

責任編輯:金岳

相關新聞
中美關稅戰 立委憂中用台洗產地
卓榮泰:啟動3防線 防中洗產地
台政府嚴防中國貨洗產地
越南打擊對美出口造假 防堵中企「洗產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