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州捕蝦業漁民樂見川普的關稅

人氣 78

【大紀元2025年04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呂尚明亞特蘭大編譯報導)川普總統在全球展開的關稅戰對美國許多企業帶來衝擊,但是關稅並不是對每個產業都是一件壞事。對喬州的蝦農來說,這意味著他們有機會與進口蝦競爭。《布倫瑞克新聞》最近對此做了報導。

總部位於喬州海岸城市布倫瑞克(Brunswick)的 Anchored Shrimp Co. 的老闆約翰·華萊士(John Wallace)表示:「任何關稅都比沒有好。」

布倫瑞克市場碼頭的負責人布魯斯柯林斯 (Bruce Collins Jr.) 表示,由於存在可疑的商業行為,外國進口商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出售產品。提高進口商的經營成本可以讓當地蝦農的處境更加公平。「這有助於維持我們的價格上漲,這樣我們就能支付燃料費用。進口蝦太便宜了,以我們在美國運營的成本,根本無法與他們競爭,」柯林斯說。

柯林斯說,自2003年以來,南方蝦聯盟(Southern Shrimp Alliance)一直在爭取採取措施,確保進口蝦的生產遵循與美國蝦農和農民必須遵守的相同或類似的規定,並取消或降低對美國蝦的外國關稅。「他們以每磅4美元的價格出售蝦,而我們在目前的燃油價格下很難以每磅5美元和6美元的價格出售,」他表示。

據南方蝦業聯盟稱,印度、厄瓜多、印尼、越南、泰國和阿根廷供應了美國96%以上的蝦類進口。印度供應量約42.3%;厄瓜多爾,26.9%;印度尼西亞,15.4%;越南,7.2%;泰國,2.4%;阿根廷為2.1%。目前,所有這些國家都面臨美國10%的關稅稅率,除阿根廷外,其他所有國家都被徵收了更高的互惠關稅,但須遵守90天的暫停期。

在與進口食品的競爭中,蝦子是一個明顯的特例。美國食品消費總量中只有約15%是進口的,但蝦大約94%是進口的。許多外國生產商採用強迫勞動和禁用抗生素來降低產品成本,美國蝦農無法這麼做。

華萊士表示,自2021年以來,由於新冠疫情爆發後港口重新開放,外國蝦生產商紛紛將產品傾銷到美國市場,導緻美國國內捕蝦業的市場價值損失了近一半。直到最近,國內市場才開始復甦。華萊士表示,他擔心隨著關稅上調,這種情況會再次發生。華萊士說:「他們90天內能做到的傾銷,我們需要2到3年的時間才能恢復。」

華萊士說,關稅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美國對進口蝦的生產有一些規定,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監管。政府會對進口貨物進行禁用化學品檢測,但一旦發現違規物質,就會拒收貨物。餐廳和超市在蝦子的產地問題上誤導顧客的情況也並不少見,而且冷凍蝦的包裝規定只要求在未煮熟的蝦上列出原產國。

解決這些挑戰可能會取得更大的進展,並為蝦子市場帶來持久的穩定。華萊士說:「這樣的措施會有很大幫助,可能比10%的關稅更有用。」「我們可以用公平貿易來競爭。但我們無法與他們現在的做法競爭。」

華萊士說,除了品嚐之外,很難判斷煮熟的蝦是否是本地蝦,但在購買新鮮蝦時,有一些可見的不同。華萊士說:「如果蝦的尾巴是亮綠色的,那就說明它是喬州產的,而且很新鮮。」

責任編輯:郝莉

相關新聞
六國面臨美蝦業反傾銷申訴
美將對蝦產品徵收反傾銷關稅
美國對中國越南進口蝦徵收關稅
TGA辦2025年「台灣盃」  春郊綠野敘舊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