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君宜綜合報導)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週一(4月28日)成功將其首批27顆「柯伊伯計劃」(Project Kuiper)衛星送入近地軌道,正式宣告進軍衛星互聯網市場,向SpaceX公司的「星鏈」(Starlink)計劃發起正面挑戰。
本次發射由「聯合發射聯盟」(ULA)提供的「擎天神5號」(Atlas V)不可重覆使用運載火箭執行,於美東時間晚上7時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升空,將衛星部署至約630公里高度的近地軌道。
「柯伊伯計劃」是亞馬遜斥資100億美元推動的大型低軌道衛星網路建設計劃,目標是部署超過3,200顆小型衛星,為全球用戶提供高速、低延遲的寬頻網路服務,特別針對偏遠或網路匱乏地區。
原定於2024年初的首次發射,因技術與天候因素延後逾一年。本次發射的衛星相較於2023年10月試射的兩顆原型衛星,進行了多項升級,包括新增鏡面塗層,以減少對天文觀測的反射干擾。
亞馬遜計劃於今年底開始提供服務,並預計在2026年中前部署至少一半的衛星,以符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要求。ULA方面表示,2025年內可能再執行至多五次柯伊伯發射任務,以加速部署進度。
在硬體端,亞馬遜亦已公開多款用戶端接收設備,包括一款與黑膠唱片相當大小的標準天線,以及一款類似Kindle電子書的輕巧版本。每台預計售價不超過400美元,並計劃量產數千萬台以供應全球市場。
為支持大規模部署,亞馬遜早於2022年便與ULA、歐洲的商業發射服務提供商「亞利安空間」(Arianespace)、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旗下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等公司,簽訂了多達83次火箭發射合約,並與SpaceX簽訂了三次「獵鷹9號」火箭(Falcon 9)發射合約。
儘管「星鏈」計劃目前已部署逾8,000顆衛星,覆蓋全球125國、用戶數突破500萬人,亞馬遜仍對柯伊伯計劃充滿信心。貝佐斯表示,全球對高速互聯網的需求龐大,市場足以容納多家競爭者。他也強調,柯伊伯計劃雖聚焦商業應用,但其網路架構具備潛在國防與應急通信價值。
「柯伊伯計劃」名稱取自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Kuiper Belt),該區域由無數冰凍的小天體組成,以荷蘭裔美國天文學家傑拉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命名。亞馬遜以此象徵,期望柯伊伯衛星網路能如柯伊伯帶般環繞地球,廣泛覆蓋全球。
此次成功發射,標誌著亞馬遜在衛星互聯網領域邁出關鍵一步,也為未來全球網路接入生態系統注入新的競爭動能與發展變數。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