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04日訊】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紀元焦點》,今天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今日焦點:川普要用關稅作武器 剝離TikTok與中共;胡錦濤舊部掌人事 中共高層或有大變動?跨行人工智能只為騙經費 大陸芯片騙局2.0再現。
川普要用關稅作武器 剝離TikTok與中共
TikTok最後的期限將至,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4月3日表示,為了讓北京同意批准「字節跳動」出售旗下TikTok在美國的運營,他會用關稅作為談判的籌碼。
路透社報導,川普在週四接受記者採訪時,用TikTok舉例說明「如何用關稅和其它國家進行談判」。
川普說,「在TikTok的問題上,中方可能會說:『我們會批准一項協議,但你會對關稅做些什麼嗎?』這時就可以說,『我們可以用關稅回報。』」
這裡簡單地說一下川普的關稅政策。2024年,美國對中國的有效關稅大約是11%。今年的4月2日,川普簽署行政令,對中國加徵34%的對等關稅,加上川普在2月和3月分別加徵的10%。美國對中國的關稅達到了65%。
再加上川普取消了「來自中國和香港包裹」的小額豁免權,經濟學家計算稱,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大約在66%至76%。這對中共而言,其打擊力度是相當大的。
TikTok的最後期限是4月5日,川普稱,美國政府「非常接近」就TikTok達成協議。他稱,已有多名投資者參與其中。
副總統萬斯在接受《福克斯和朋友們》節目採訪時稱,TikTok的協議會在截止日期之前公布。他說,「目前的形勢對美國有利,我們會繼續努力爭取,讓總統公布這一消息。」
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也表示,任何有關交易的公告都將由川普本人發布。
路透社報導,最近,亞馬遜和OnlyFans創辦人蒂姆‧斯托克利(Tim Stokely)領導的財團也加入了競購TikTok的隊伍。
此前有報導說,私募股權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正在評估對TikTok美國業務進行小額少數股權投資的可能性。該陣營由薩斯奎哈納國際集團(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和泛大西洋投資集團(General Atlantic)牽頭。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私人風險投資公司安德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也在商談增加外部資金,以收購TikTok中國投資者的股份,這是甲骨文和其他美國投資者牽頭競標從字節跳動剝離TikTok計劃的一部分。
CNN報導,川普的顧問團在週三提出投資TikTok的交易選項,其中包括一些富有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基金和科技公司等。
路透社曾報導,白宮牽頭的談判包括將TikTok剝離成一個美國實體,將中國在新業務中持股比例稀釋到美國法律要求的20%以下。
對此,美國政府表示,如果TikTok仍受制於中共,北京當局會利用TikTok收集美國用戶的數據,影響美國的國家安全,這是美國不能容忍的。
關於TikTok我們先說到這裡,下面,我們關注中共高層人事變動:
胡錦濤舊部掌人事 中共高層或有大變動?
4月2日,中共高層宣布了一項罕見的人事調整,對調「原統戰部部長石泰峰」與「原中組部部長李干傑」。也就是說,李干傑接手統戰部,而石泰峰接管中組部。中共這一次的人事變動,是非常有意思的,在中共歷史上幾乎沒有先例,官方也沒有給出任何解釋,引發各種猜測。
直到目前,最被外界認可的一種猜測是,這次調整並非出自習近平的意願。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組部掌管人事,權利極大,應是習近平最為信任之人。而石泰峰即與胡錦濤關係密切,又是李克強的校友,他掌管中組部,可能不是習近平想要看到的,說明習近平已經失權了。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說,中共統戰部換人,可能與中共在台灣的統戰策略受挫有關。近年來,台灣反共情緒不斷上升,親共勢力在島內越來越不得人心,甚至出現了「高級黑」等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換掉統戰部部長,或許是北京對台灣局勢的一種回應。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認為,這次調整可能是中共內部博弈的結果。通常來說,中組部更為重要,其部長可能會更進一步,進入政治局常委;而統戰部部長通常不會進入政治局當常委。李干傑被調離,接手統戰部,可能意味著他的仕途受阻,甚至是提前被邊緣化。
沈明室表示,李干傑是習近平提拔上來的,他作為中組部部長,是要負責安排四中全會的,這事關係到二十一大的高層人事安排。現在,他被調離了。只能說明兩點:1是習近平大權旁落,甚至會在四中全會,或二十一大下台,幕後的中共元老指定石泰峰來進行二十一大人事的改組工作;2是李干傑失去了習近平的信任,被邊緣化。
獨立評論人蔡慎坤更傾向於,習近平對李干傑不滿。他說,李干傑雖是清華畢業,但和習在過往並無交集,因此習對他並不放心。這次調動,說明習對李干傑的工作不滿意。而石泰峰在內蒙古擔任書記後,發動倒查20年反腐運動,把他前任胡春華的人馬都收拾了。加上他在內蒙古強推漢語教育等手段,讓習滿意。
時事評論員周曉輝則認為,石泰峰轉向胡錦濤並為其所用,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畢竟石泰峰在胡錦濤手下工作長達10年之久。胡錦濤卸任後回老家祭祖,石泰峰曾前去探望,對胡有些情份;另外,他還是李克強的同學。習近平對待高層的態度,他不可能沒有一點想法。如果中共元老真的在幕後操縱政治,他們除了需要掌握兵權外,還要掌握輿論權和人事權,把石泰峰推出來掌管人士也是理所當然的。
關於中共高層人士變動,我們就說到這裡,下面我們來看大陸亂象:
跨行人工智能只為騙經費 大陸芯片騙局2.0再現
近年來,人工智能成為全球競爭的焦點。世界各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方面加緊布局。北京當局也不例外,想要打造世界上超一流的人工智能,為了向這一領域推進,官方推出各種政策。對此,各地政府也是大力支持,希望拿到政績。大批企業為了拿到政府補貼,跨界高科技賽道。而這一切,很可能成為「芯片大躍進」的翻版。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來看看:
近年,世界已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為了在該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各國做出種種努力。比如,美國推出《國家人工智能倡議法案》;歐盟通過《人工智能法案》。
為了能與先進國家一較高下,習近平也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將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列為國家優先事項,敦促地方政府加快建設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他說,「誰能把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經濟發展機遇,誰就把準了時代的脈搏。」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KZ Consulting的數據,2023年和2024年,中國在各地宣布成立超過500個數據中心,其中至少150個數據中心已建成並投入運營。
但讓人驚訝的是,許多投資者來自味精製造、染料生產等與人工智能毫不相關的行業。這一幕不禁讓人想起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人用土爐和柴禾煉鋼的場景。
在1958年的「大躍進」中,中國有9000萬人投身鋼鐵生產,各地建造了數百萬座土高爐。但由於技術不過關,浪費了大量的資源,留下的是成堆的廢鐵。現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建設也正呈現出類似的趨勢。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國已上線的智能計算中心算力達17億卡時,但實際使用量僅為5.6億卡時,整體利用率僅為32%。
為什麼會這樣呢?在大陸從事人工智能數據中心行業的何雲稱,「算力中心它更多的就是給一些大模型企業使用。什麼是大模型企業?其實除了DeepSeek之外,真正意義上的大模型企業並不多。所以國內整體來說是供大於求的。需求端只有幾個大模型公司有需求,但是供給端比較多,因為政府鼓勵做算力中心。但是,算力中心建得太多了。」
那為什麼要建如此多的算力中心呢?對此,有業內人士稱,為了圈錢。他說,近年,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地方政府財政赤字嚴重。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成為政績工程的熱門選擇。
與此同時,投機者們想要賺取大筆資金,他們成立大量公司,一方面通過向政府吹噓,騙取大量政府補貼和優惠政策;另一方面通過製造虛假租約、騙取銀行貸款;利用數據中心進行挖礦,即尋找數字貨幣,賺取可觀的利潤。
這裡要特別說明,挖礦對智算中心設備的損耗極大,可能運行兩年就報廢了。到時,投機者們就可以再次進行採購了。在大陸,採購是圈錢的常用手段,比如在採購設備時通過虛報價格;選擇非主流品牌拿高額回扣;少購多報等手段中飽私囊。
對於這些投機客們來說,智算中心的設備性能並不是他們所看重的,只要在購買設備的過程中實現了套利,他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這些圈錢手法跟數年前投機者借用芯片圈錢的手法同出一轍。2019年至2020年,中國國內湧現出近2萬家「轉行」進入半導體行業的企業,其中不乏建築、服裝、水泥等與芯片毫無關係的行業。它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騙經費。只要將經營範圍修改成與集成電路相關,就能享受到地方政府的減稅政策或土地資源優惠。
比如,河北昂揚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股東在法庭上承認,他們以優惠價格買了土地,只是建了辦公樓,沒有建芯片工廠,沒有購置任何生產設備。
最終,多個百億、甚至千億級的芯片項目爛尾,比如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在短短幾年內便因資金鏈斷裂而全面停擺。
如今,人工智能又面臨同樣的狀況,不知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的局面,讓我們拭目以待。
《紀元焦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